本站导读

本站导读

致第一次访问本站的游客。 本站进行留言、回复是不需要注册的。只写简单的名字,邮箱(最好填写QQ邮箱,方便联系),然后进行回复。 回复完是不会立刻出现在帖子里,我在后台进行批准后就可以显示出来了。 先阅读一下三和名人的专贴。这几个帖子在首页最下面。了解大师兄,小黑,红姐,皮裤。。。。。 人物专贴《小黑篇》彻底终结。 皮裤的三和历程在2018.5.19终结。 其他篇章都有后续报道在今日三和系列帖子里。 然后阅读《三和往事 回顾篇》系列, 了解三和的过去和历史沿革 最后根据日期顺序阅读 《今日三和》系列。 **** 致记者,自媒体的朋友:本站图片文字,你们可以转载,但请在文章明显位置注明,引用自http://www.3hedashen.com。作为对站长的感谢。 下面聊聊建站经历 我最初是2017年8月份在三和大神吧,发了几个有关的三和名人的专贴和一个三和往事的帖子。初衷是,三和大神贴吧在17年7月份遭到百度官方大清洗,删除了90%的帖子。很多有历史意义的帖子全部删除。而三和吧——当时真正的大神根据地直接被封。 好多从触乐网那篇介绍三和大神的文章知道三和大神的游客涌入贴吧,但他们看到是没有价值的帖子,全吧都是撕逼,广告,诈骗的帖子。我觉得应该把我知道的三和名人,三和历史整理出来,让大家知道真正的三和是什么样子。 这样就写了几个主题介绍的帖子,也得到吧友的支持。在今年大约2月份左右吧。三和大神吧新上任了吧主,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的帖子全部删除。而且在发帖的过程中,百度抽楼,屏蔽,有时候发一张图片要不断的调整尺寸或者水印,已到达百度变态的审核标准。这一切早就令我生厌,加之帖子被删。第一个想法就是去你麻痹,老子不玩了。 那时我已经建了三和大神有关的QQ群x(x代表被封的次数),群友纷纷问我,帖子怎么没了,还想看到更新。而且,群里很多在三和的老哥,只要有机会就把在三和拍的照片,视频发给我。希望我添加到帖子里,为记录三和的历史出一份绵薄之力。 我就想,贴吧肯定不想去发帖了,不如建一个网站吧。于是就是申请了 sanhedasheng.com 和 sanhedasheng.net两个域名(这两个域名是能访问的,但我不会给它们续费了),然后找群里的菊花哥帮忙建网站。一会菊花哥QQ上和我说,老哥你这拼音搞错了吧。应该是sanhedashen不是sanhedasheng。我擦,真的错了,我特么买了两个拼写错误的域名! 但拼写正确的.com域名已经被人注册了。于是就申请了3hedashen.com这个域名。接着就是开始更新网站,目前你们看到的所有帖子都是我自己更新。每天把更新的名人专贴和回顾篇发到QQ群里,供大家浏览。 今年大约7月份,3hendashen.com荣幸的被墙。重新申请了www.3hedashen.com的域名。 (未完待续) Views: 4

《三和往事》红姐篇

《三和往事》红姐篇

红姐是江西人,在江西老家红姐离婚后,红姐只身来到龙华。到现在算起来红姐来龙华有10多年了。我问过红姐为什么离婚,她的回答是她老公在外面有二奶,然后对红姐家暴导致离婚的。 其实不论什么原因,对于现在的红姐而言都是无关紧要了。曾经的伤与痛都被岁月慢慢磨平,留给红姐的只是衰老的容颜。 红姐初到龙华时,也是进厂打工。此后红姐在餐厅,酒店,美容院做过事,也进过工厂,送过快递等。具体红姐是什么时候开始下海的,我没问过。有兴趣的大神,可以自己加红姐微信去聊聊。红姐大约是7年前到的三和,一直住在靠近龙华小学的那个楼里。林晓是福建人,大家现在之所以提到林晓就说是红姐的徒弟,是因为林晓几年前挂逼在龙华公园,处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境地。 可能是机缘巧合吧,红姐在龙华公园看到了林晓并且救了她。从此,林晓一直就跟着红姐,不离不弃。红姐和林晓可单可双,多种组合供大神挑选。有些照片就是大神拿到日结的工资,急不可耐的找师徒二人玩个双飞。好玩还不贵,美滋滋。 红姐会讲客家话,她和林晓之间的谈话都是用客家话的。外人往往是听得一头雾水,也不懂她们在说什么。红姐的背景介绍就这么多吧。 【以下文字,为配图而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Views: 4

今日三和2018.05.14-05.16

今日三和2018.05.14-05.16

每天黄昏的时候我总会站在阳台看向海信的门口,落日的余辉笼罩着整个三和,这是一天里最美的时光。每天的这个时候总会有有一个人来找我三五瓶,这个习惯已经维持了好久。他的名字叫小黑。 小黑:今天我遇见红姐,她送给我一坛酒,她说叫“挂逼酒”。喝了之后,可以让你忘掉以做过的任何事。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酒。她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的每一天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你说这有多开心。这坛酒本来打算送给你的,看起来,我们要分来喝了。 对于太古怪的东西,我向来很难接受,所以这坛”挂逼酒”我一直没有喝。可能这酒真的有效,从那天晚上开始,小黑开始忘记了很多事情。 我:你还记得我们怎样认识的吗? 小黑:我想不起来了。 我:那你还记得是怎样来这的吗? 小黑:我也不记得了。 我:你为什么老看着三和。 小黑:因为很眼熟。 那天晚上小黑喝得大醉,第二天大清早就走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拿那坛”挂逼酒”给我,但我看得出他有心事。一个月之后我听到有些大神说小黑在罗湖,我很奇怪他为什么要去那里。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有人告诉他说“来到深圳就是深圳人”,没有到过罗湖又怎么能算是来过深圳呢。 Views: 1

一位匿名群友的回复

一位匿名群友的回复

  <方言:>这个底色字体代表是我对作者的回复。 2018年6月20日 7:06 上午 提点建议吧: 1.首先说QQ群: 从有关群1到群5,讨论群1到群2,从建群开始,人数是一直增加的。活跃的ID里面也有相当一部分有素质的。但大都有工作,经不起玩底线的带节奏和旺盛精力。都是到最后有大把时间无聊特殊癖好的人定格了群的气氛,导致解散或转让。 是不是可以尝试建一个永久群和一个临时的聊天群。通过平时的了解,有选择的将临时群里一些有思考能力的,活跃的,话题多的但不玩底线的邀请到永久群里面。 我觉得群的目的来说并不是为了三和而建的,而为以三和这个话题,聚拢来一群人,留下结交一些能长久走下去的朋友。群里也确实有一些很不错的人,每到一些太过份的地方,总会有一些ID,也可以说一些几乎不聊天的陌生ID站出来不怕喷说公道话,和有些群当事双方互相漫骂,其它ID幸灾乐祸的看戏有很大的不同。没有无限撕。总能默契的转开话题。我并不觉的这种默契是出于自觉,也不赞同管理上的无为而治,这种默契是出于群里有独立人格不随流又尊重他人的人占了多数。这些人这个圈子才是方言最大的回报也是弥足珍贵的。而不是反客为主,大家被三和牵着鼻子走。 <方言:群里的总体气氛不能说融洽,但群风比其他的三和群还是要好的一些。我建群的目的,就是想认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并一定要是三和大神。当新人进群后,总会问这里有没有真三和大神。我都是回复他们,这里没有。> 我从海信附近墙上贴三和群号开始加群,那时群里都是在三和真正老哥,除了里面的中介骂不跑,三和老哥都是一言不合就退群的人,就跟进厂了一眼不合跑路回三和一样。不存在刷屏撕逼。几句话不对就开始约架了,虽然就只是口头上约一下。但冲突还真没那么多,我听了很多人的故事,也看过不少在外跑厂的街拍照片。有买码的,有分享厂附修车地点的,有下限也有底线。很平常,很正常不过的交流。现在可以说所有的三和群里真三和老哥都是珍惜动物了。自从三和群里滚进来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各种指点。早不是老哥肯呆的地方了。 那些一天到晚舔来舔去的都是些什么人。和三和有个屁的关系。这真的是方言对三和的理解吗。 在真正的三和群里可以各种话题,不管是发美食还是哭惨,炫什么,只要不是刷屏,还真没有玻璃心。没营养的话题不过是没人接话无疾而终。真的现在的三和群和真三和老哥群比,没一个正常的。 群解散是因为霜寒和芭比被无节操的调侃退群而引发的,有ID说两个人随心所欲的乱踢人。真的很无语。芭比一开始就没有要管理,后面升到管理了也才半天左右就主动叫方言下了。霜寒还踢人,芭比连劝人都力不从心。霜寒踢人除了和戏子有些开玩笑的加了踢,踢了加,踢别人前大多和被踢的人要聊一下,说明那些哪些地方过份的地方。而且一般是对女群员太过份的ID,群话题方面一丁点限制都没有。而说这种话的也就是那几个没必要细说的ID。方言并不湖涂,他自已很多次公开说了,大意是踢了的都是应该踢的,还有一些该踢还没有踢的。但感觉他在更新网站的过程中有了一种莫名的三和情节,重心完全偏向了话题言论上的自由,完全放弃了话题应该有的规则,说踢也就是说说,如果不是霜寒,可能群解散得更快。 <方言:昨天下午有事,一直没看群。发生事情的经过不知道,但结果我看到了。群就这样解散了> 2,关于网站更新: 方言确实把自已套进去了,三和就那么点大的地方,更新热点是不可能撑不起一个新闻类的IP的,三和这个地方日常上来说也是定格化了的,看临工,等日结,或真或假的找。然后网吧,或公园躺。或去职介或跑厂找正式工,一天也就差不多这样消磨掉。并不江湖。表面上的自由其实放弃了比常人更多的东西。但长久耗在这里的人承受了比常人更多的东西,也有着很多不同寻常的故事。这是一个看客难以三言两语的交流就能让他们真正打开心扉的。 一开始方言手里积攒了一定数量的素材图片,是凭着热情和兴趣去更新的,但是积攒的图片上传完后,越到后面更新方式由开始的把自已手里的往外掏变成了很费精力的临时找进来,网友对网站的关注从动力反而成了压力。可以看出来方言是很认真的在对待这个网站,一直以来大部分日子几乎是全天候随时更新。如果不完全全身心投入,几乎所有精力放上去是无法做到的。但这必竟不现实,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了,是不可能长久的。 事实上这不是主要原因,精力不济以方言的心态还是能继续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在于方言把更新的着重点放在了表面的热点上。方言最初的更新是在贴吧,后来被吧主删贴才建的网站更新。贴吧调侃风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方言对三和记录的切入点。 可以说一直以来,网上并没有一篇真正愿意深入走进三和的文章。也没有一篇真正展现三和内在的文章。我先破那吸人眼球的假梗。 (1)网上各种晒的三和露宿图,图确实是真的。集中在2015年左右,从那时开始有记者关注三和并出了电视和报纸上的报道。区政府开始整顿三和,细节不便说,说两个数据一层楼12个床位允许保留切割掉上床的两个床位。三个单间留两个。又正好赶上房租例行涨价,床位以前是二块的涨,但这次直接从10块涨到15,单间最少涨10块。导致的结果是住得起并不一定有地方。即使房东偷偷搭地铺。而且公家经常来抽查,是顶着风险的。然后招工的小巷彻底查封设固定哨岗。一段时间内无工可做。直到有工头和海信合作,别的工头仿效才渐渐复苏。即便是这样这个网图的人数比例也只占三和人数的少部分。 (2)三和的脏乱差,事实是包括2015以前景乐新村都是民警经常去租房查身份证。租房要扫身份证,只是2015年以后扫描仪才开始联网,且必须同步租客的去留信息。楼道床位间必须安装摄像头,偷盗确实时有发生,但是建立在大数据上的小比例,而且多是个人的不警惕上。安装摄像头后改观了很多,这类问题主要体现一些人的个人卫生问题上。最主要的是一些人的素质上。这部分人也是特例奇葩类的存在,但舞台总是留给这样的人的,导致的结果就比如,一个人在火车站遇到不快,恨上了这个站台所在的人口上千万的城市。老实人居多,这是三和最大的成份。也是任何一个地方的公理。 (3)三和人穷,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个最离谱。三和有没钱了的挂逼,但反而说不上穷。皮裤睡农行边的那条街以前整条街都是服装鞋类品牌旗舰店和专卖店。龙华公园隔着一条河是龙华市场,海信街对面的南方明珠以前是电脑城。不远的龙华天虹商场对面是整条街的数码广场,全是品牌手机店。做到工期的回到三和是和没钱吃不上饭时是完全两种状的态的,四五百一双的鞋,上百的衣服裤子,最新款的手机,包括苹果。在三和一点不奇怪。不去想末来的人都是今朝有酒今朝过。 群里非三和老哥找戏子卖手机就被打脸了。人家还真看不上。光看戏子收的是什么手机也应该明白三和是个什么样。三和这个地方有假装找工作拖着不进厂挂逼,但还真不能用穷定义。 而网上那些人云亦云的狗屁槽点还原源头就是,三和拿来苦中做乐的一些非平常事件用来做谈资消费时,被不了解三和的人挂靠在了大众思维的片面惨字形象上。各种脱离事实的说教指责。网上那些爆料当然是事实,当然是三和大神,但也当然的被断章取义了,完整的称呼是挂逼时的三和大神,不可否认有部分人真的就是乱混的,以前长城国际还没有卖给联想时,就有一批人专等着月尾的长城国际短期工,但他们真代表不了三和。 (4)兄弟别去,都是黑厂,我们先去上网。这个方言也在更新里提到过听了别人的各种黑厂描述,不知道进哪个厂,真实情况是,三和不怕的是黑厂,怕的是烂工位。三和凭的不是选厂,而是看运气。黑牙吴招的爆头昌再被人黑的不行,照样有人去。鸡头老李以前招了一年电池厂好像是潮州的,做大车的硫酸电池,人人心目中的烂厂,然而每次轻松收上来至少半米高的身份证,鸡哥只是被热点化了,比他能跑的太多。海信门外聚着一堆闲聊当找工作的人被人说来道去,大厅内工头收上去的一码码身份证却被选择性忽视了。 我不知道方言现实中在三和呆的时间有多长,但是至少在三和认识人的不多或者说很少。我看到群里有人说三和大神光看就能看出来,方言是附合的。值得肯定的是在网上方言确确实实认识在三和的人。网站上更新的图从像素这些来说都是一手资料。 <方言:我只是一个三和记录者,我不是三和大神。所以我对三和的理解,描述可以说是流于表面。三和大神的真实内心世界,我没有机会接触到。我只能去记录三和的一些人和事,这是唯一能为三和现象做的一件事。本质上我和各位一样都是看客,而我陷的较深而已。> (5)三和几乎没有上岸的。现实中包括媒体都很很少关注这一点,把这点拿来说是因为看到群里有些人的自已为是。有关隐私不能解释了。我说一无法列举的一点,在三和呆了四五年的不少。但是走掉的更多。那些真的耗到老的对呆了几年的三和人来说也是大神一样的存在。有一点也是事实,确实一旦在三和沦落了没有几年很难拔出来。不是三和有多诱人,而是背负的东西一旦放下,很难再去认命。直到看透人生,也许是醒悟,也许淡漠。三和大神如果能理你顺风顺水的扯高气昂,你能理解三和大神的成长环境和挣扎吗,所以呢,你看三和像傻B,三和看你何尝不是,至少我看到的并不是三和的懒,相反吃的苦比平常人更多。更多的人并不是因为好吃懒做。 日本记者的记录片,我个人观点上来说很一般。这个一般是指导演本身想表达的东西,大众化道听途说的打工难和笼统的对新生代年轻人对工作的态度。这个主题本身是不适合在三和采访的。这里劳苦不是主题,走不出的是内心。我所经历到的人和故事,更多的是亲人间的感情问题和孤独狭隘上的自抱自弃,而不是真的赚不到钱,他们真正迷茫的是没有努力的动力。这个片子的价值都体现在了被采访人的个人故事上,而不是三和这个地名本身以及笼统观点上。这在抛弃人性和情感,拿热点制造话题乱说一气的现状下,无疑拿出了爆料人诚意的一个地方。但这些被采访人除开自已的故事对三和的理解也是有失偏颇的。比如宋春江所说的基佬并不是三和的产物,龙华公园附近的龙华LS公园才是公认的基佬居集地,和三和并没有直接关系。 方言的本意是采用轻松的语调来化解苦情戏的压抑和避免套路买惨的嫌疑。和传媒炒作热点的区别在于方言和纪录片中的记者一样素材是有迹可循的。但如方言自已说的,他不是三和大神。他选择的是讲一些容易带热点属性的故事。但故事是有结局的。皮裤有没有回家不重要,小黑有没有失踪不重要,鸡哥有没有在厂里稳住不重要。他们体现完热点价值就已经完成了使命。 <方言:三和是一本有头无尾的小说,无人知道结局。三和诸位名人的经历也是如此。小黑的结局是什么,我们只知道失踪了;皮裤的结局是什么,我们只知道他荣归故里;洪先生已经一个月没见到了,他的传奇是否已经终结?200舞会一直龙华公园表演下去吗,他将以什么形式告别三和?这一切都没有答案> 有一个很搞笑但又很容易被人忽略了的地方,几乎所有慕名来三和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进去过三和,而是第一时间去海信,去双丰面馆,去龙华公园,到此一游的线路里却没有三和,最多几张三和图片。三和门票多少,月票多少,工作好找吗,有多少人去看完海信临工再去三和找正式工。现场招聘免费场是什么时候?…….。所有人在来前就定好了主题和认知,来找证据罢了,就比如三和究竟什么样不重要,光皮裤就能代表了,我能说皮裤也不算是三和大神吗?他进过什么厂,他对三和知道多少,至少他缺少三和最基本的烟火味,三和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床,睡了几个月,被人叫醒了,然后走了。 方言的不轻松更多的不是精力上的,而是更新走向上的。本来是为了话题的轻松度,但无形中调侃成了对三和下定义。可能方言只是简单阐述一下三现这种现象,是标题贴子类型话题风格的。而不是解剖三和。但忽然发现继续走下去的是严谨。真实的图片成了更新的唯一,兴趣变成了迁就。走进了误区。 <方言:如你上面所述,最初积累了一些素材,然后把他们按人整理,用故事的方式把照片串联起来。不属于人物类别的照片,做为对老三和时代的致敬,整理为回顾篇。在做回顾篇的时候,又积累了一批近期的图片,然后才有了今日三和系列。这种当天照片的描述方式和那些历史照片描述方式不一样。历史照片我可以配文胡编乱造都不为过,因为真正经历那个时期的大神基本没有了。没有人反驳说,哪里哪里不是这样的。而这种当天的照片,你不可以随便乱写,因为网站访客中有现实在三和的。对于不在三和的站长我而言,只能单纯的发些照片,而减少各种调侃,评论。> 我的建议是是不是尝试一下文字版的秒拍,片断式的真实记录,不问何来何往。没有观点,没有定义。一天记叙身边的三四个人,不用去认识,不用去采访。只要有值得记下的属性。像小视频 一样,一个瞬间积少成多拼出一个有细节的画面,让人在有共鸣的片断中主动的去了解三和。太多独特的面孔和身影汇聚三和,我觉得这才是三和的价值所在。 个人的主观论断,主要字太多伤脑,肯定会有难以避免不是理解就可以释怀的言语不周之处。见谅了。写这些不是我认同更新里的三和,而是因为三和这个话题汇聚起来的一些很值得留住的朋友。还有就是方言的尽心尽力的给人的信任,如果方言的更新问题如果不是因为精力,而是方向,希望帮着走得更远。如果三和成了圈,跳出来留住那些同一个圈子的朋友其实更有意义。 Views: 2

今日三和2018.11.20-11.25

今日三和2018.11.20-11.25

公元皮裤末年,皮裤帝退位隐居,鸡哥登上历史的舞台,万朝归宗,封侯拜相,鸡哥登基称帝,史称“鸡哥大帝”国号“鸡皇” 三和在经历政治革命斗争,严打整顿的洗礼后,迎来了改朝换代的新面貌,繁华落尽沧桑,海信见证了历代帝王风云变换,遥想当年太祖小黑发动“海信门之变”事件黄袍加身震惊中外,才有今日三和繁华盛世,为后续皮裤清除障碍开创历史潮流先河,皮裤帝宏伟功绩,基地中央集权,设基地废黑厂,车同修地同睡,横绝万里三和,北击华润,南征海信,把三和推向大一统时代。小黑是三和巅峰时脱颖而出,皮裤是整顿严打时后起之秀,二人皆英雄相惜,感叹生不逢时。 从小黑到皮裤,再到如今的鸡哥大帝,不同时期各有各自的风格姿态,鸡哥年幼无知,涉世未深,权力难以掌控,三和朝中势力明争暗斗,各自为政,丞相二百舞日夜沉迷跳舞直播,不理政务,于此同时叛军宋春江勾结倭寇(日本记者)潜入三和,偷拍暗访泄露三和重要机密,一时间使三和人心惶惶,忧心忡忡,三和鸡哥大帝见状速诏太平将军(太平天国)回朝议事,太平将军回基地后曾多次直言进谏迎回皮裤,光复三和,惹怒鸡哥大帝和遭到丞相二百舞及大神们极力反驳,自古文官武将难以融洽,太平将军和丞相二百舞一直素有不和,二百舞背后拉拢大神们联名弹劾太平将军,拥兵自重谋反作乱,鸡哥一怒之下罢黜了太平天国的军权,被贬流放黑厂,太平天国没有军权如丧家之犬一般,回望太平将军一生,战功赫赫,不免让人唏嘘不已,皮裤在位时,深受皮裤帝信任器重,南征北战,曾经三次成功阻击涂狗南下兵临进城计谋,北击华润南征海信为日后一统三和奠定了扎实基础。 军队没有太平将军犹如一盘散沙,终于在鸡哥登基四十七后,十八路大神蠢蠢欲动,各地反王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三和城外涂狗兵临城下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僵尸牙哥哥直播贬低三和大神形象,号召大神们逃离三和,这一举动给原本就摇摇欲坠的三和致命一击,无疑雪上加霜,鸡哥大帝上朝,红姐垂帘听政,终究难以力挽狂澜,鸡哥大帝自知气数已尽,大势已去,弃位潜逃导致三和权力架空,朝中六神无主内忧外患,基地长期混战,大神民怨沸腾,苦不堪言。 Views: 3

今日三和2018.12.31-2019.01.05

今日三和2018.12.31-2019.01.05

记忆2018 皮和华跟三和大神说了再见 在5月天穿着军大衣渡过了他最后一夜 三和少了一位精神领袖 你最心爱的法宝袋现在不知流落何方 基地风云不断的改变 曾经的皮府已面目全非 老哥的记忆却停在这个夏天 红姐在网上告别又复出 复出再告别 终于她承认自己离开不开三和 无论怎样她都是我们呼风唤雨的大姐 但她的脸苍老的令人心碎 林晓说要拼命减肥 我们看到的照片却越来越胖 老哥们告诉我说三和的林晓最美 大神的记忆却停在小巷深深 三和政坛出了一个宋春江 他莫名其妙红了一遍 却没有做好当领袖的准备 他从三和去三亚又回三和 一天他终于开心的承认 我有鼻炎不能工作 我没成为你们以为的那个人真的很抱歉 他的心思却不愿离开从前 老哥的记忆却停在三亚海边 我最想写的武术家专题至今还没动笔 他这辈子最好安份一点 上进就怕不够上进 坏又不够坏 看到他裹着棉被挂壁的样子 群里老哥无不眼中含泪 天天都想离开三和 却不知到那里才能换骨脱胎 老哥的记忆却停在黑衣武仔 200舞在公园认识的坦克越来越多 小红帽满了笑容的对他说 对不起白衣大叔是我的最爱 他想修小红帽的可能性我看微乎其微 200舞离开三和说是回家省亲 却不知道何时在回三和 没有了他的公园略显寂寞 老哥的记忆却停在阿萨姆 还好我们还有三和大师兄 时间不停的走远走远 但大师兄一直从未离开 夹着棉被伴基地入眠 无数人劝他回家 他和故乡距离却渐行渐远 老哥的记忆却停在冬日赤脚 三和群里腾空出现一个高人 声优变成病人又变成神仙 精心的谎言骗了全群的眼泪 属于她的精彩早已经不复存在 两万哥激动的说 …

今日三和2019.03.02-03.04

今日三和2019.03.02-03.04

今天海信被查封了。 后续情况请关注本站。 听说很多人来过三和,就离不开了? 刚开始来这里的大多老哥,一开始是住不习惯床位的,一段时间后慢慢的习惯了住十元床位 找了一段时间长期工作,大多活不好干,换了几家工厂钱没多少了,也只能省钱住床位 做长期工分的岗位不好,工作时间长,不习惯。只有做日结自由下班结现金,日结的话大多车包接来回,所以很多老哥宁愿做日结也不做长期工 三和老哥一般周末都不去做日结的,老哥说休息日上什么班该休息就休息,钱是挣不完的 老哥们在景乐南北小巷子休闲、聊天打牌、淘电子配件手机 夏天小巷子安静、有微风过凉凉的比较舒服,老哥为了省钱偶尔睡在小巷子广场公园,老哥说床位老板小气白天总舍不得开电风扇,那么热的天睡外面比床位凉快 有部分老哥喜欢上网,日结回来就去晚班上网困了就睡网吧 三和不光是广东最大的劳务市场,也有人说三和是小华强北,各种二手物品、电子产品听说只要你想要三和小贩都会给你弄来 三和五月份招工日结活比较少,很多老哥一星期抢不到日结做,为了省钱就随便睡在外面了 反正没什么贵重物品,手机还有个人证件放在身上就行,衣物几个老哥都放一个箱子里,存行李一天两块钱 三和每天找工作的人都很多 因为被中介忽悠去到工厂,上班工作情况和介绍的不一样,所以很多人又回来了 很多老哥都想找一个工作长期工,可是工厂活要么流水线速度快,做事工序复杂、还有管理叼老哥是受不了的,所以大多工作都做不超三个月又辞工出来三和了 你来过三和吗? 很多人在网上知道三和这个地方,好奇心想来看看,但是来了你还能离开吗? Views: 0